結構式

CAS: 110-54-3
分子式:C6H14
分子量: 86.18
中文名稱: 己烷
正己烷
二丙基
英文名稱: n-Hexane
Hexane
Hexyl hydride
dipropyl
esani
性質描述: 無色易揮發液體。凝固點-93.5℃,沸點68.95℃,熔點-95℃,相對密度0.6603(20/4℃),折射率1.37506,閃點(開杯)-20℃,自燃點260℃,臨界溫度234.2℃,臨界壓力3.00MPa。正己烷難溶于水,可溶于乙醇,易溶于乙醚、氯仿、酮類等有機溶劑。
制備:工業上使用的正己烷是從石油、油田氣及某些天然氣中分離出來的,可由石油餾分中分出[3]。近年來,由于石油精煉技術的發展,生產正己烷的成本不斷降低,所以正己烷的使用范圍和用量大大增加。
質量指標
分析內容 |
質量標準 |
分析結果 |
含量 |
≥95% |
97.62% |
密度(15℃) |
0.664-0.669g/ml |
0.667 g/ml |
基伯特色號 |
30 |
30 |
溴指標(mgBr/100g) |
≤100 |
0.5 |
芳烴 |
≤0.005% |
0.0004% |
硫含量 |
≤0.001% |
0.0001% |
不揮發物(mg/100g) |
≤0.001 |
未檢出 |
餾程HK℃ |
>68.0℃ |
68.6 |
KK℃ |
<69.5 |
69.1 |
5%-95%℃ |
<1.0 |
0.2 |
用途: 主要用作溶劑,如植物油抽提溶劑、丙烯聚合溶劑、橡膠和涂料溶劑、顏料稀釋劑。用于大豆、米糠、棉籽等各種食用油脂和香辛料中油脂等的抽提。此外,正己烷還是高辛烷值燃料。
其它信息: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長期接觸可致周圍神經炎。
急性中毒:吸入高濃度本品出現頭痛、頭暈、惡心、共濟失調等,重者引起神志喪失甚至死亡。對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慢性中毒:長期接觸出現頭痛、頭暈、乏力、胃納減退;其后四肢遠端逐漸發展成感覺異常,麻木,觸、痛、震動和位置等感覺減退,尤以下肢為甚,上肢較少受累。進一步發展為下肢無力,肌肉疼痛,肌肉萎縮及運動障礙。神經-肌電圖檢查示感神經及運動神經傳導速度減慢。
毒理研究
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毒性:屬低毒類。過去正已烷曾被歸為是低毒類化學物,但后來因其揮發性和脂溶性高,在人體內可蓄積,特別對神經系統具有毒性,故有人認為應考慮將其列為高毒類化合物。
急性毒性:LD5028710mg/kg(大鼠經口);人吸入12.5g/m3,輕度中毒、頭痛、惡心、眼和呼吸刺激癥狀。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2.76g/m3/天,143天,夜間活動減少,網狀內皮系統輕度異常反應,末梢神經有髓鞘退行性變,軸突輕度變化腓腸肌肌纖維輕度萎縮。
危險特性:極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與氧化劑接觸發生強烈反應,甚至引起燃燒。在火場中,受熱的容器有爆炸危險。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明火會引著回燃。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H2O)。
現場應急
監測方法:
氣體檢測管法
氣體速測管(北京勞保所產品、德國德爾格公司產品)
實驗室監測方法:
氣相色譜法《食品中添加劑的分析方法》馬家驤等譯
氣相色譜法《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測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編
環境標準:
前蘇聯 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 300mg/m3
前蘇聯(1978)環境空氣中最高容許濃度 60mg/m3(一次值)
應急處理
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 正己烷設備
給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劑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護:必要時,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皮膚污染后應立即用清水沖洗干凈,飯前要注意洗手。
手防護:戴玻璃纖維手套、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操作時應帶防毒口罩,工作現場嚴禁吸煙。避免長期反復接觸。
為預防正己烷中毒,正己烷作業車間應安裝有效通風裝置。若使用含正己烷的溶劑,應盡量保持密閉,以減少其蒸汽逸出,確保車間正己烷空氣濃度不超過100毫克/立方米為宜。積極進行工藝改革,盡可能以無毒或微毒溶劑代替正己烷。
急救措施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滅火方法: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滅火無效。
操作注意事項
密閉操作,全面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靜電工作服,戴橡膠耐油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接觸。灌裝時應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裝置,防止靜電積聚。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注意事項
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氧化劑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運輸注意事項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夏季最好早晚運輸。運輸時所用的槽(罐)車應有接地鏈,槽內可設孔隔板以減少震蕩產生靜電。嚴禁與氧化劑、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高溫區。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嚴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裝運輸。 [1]
危害性大記事
由于缺乏防護,對其毒性重視不夠或缺乏了解,很多地方曾出現正已烷中毒的悲劇。為此,有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提高警惕,采取措施,予以防范并杜絕事故的發生。
2010年,有36家國內環保組織為促進IT產業解決污染問題,與29個IT品牌進行多輪溝通。其中,《IT行業重金屬污染調研報告(第四期)蘋果特刊》,對蘋果的供應鏈職業安全、供應鏈環境保護、供應鏈員工權益和尊嚴提出質疑,敦促蘋果公司公布供應鏈信息,對2009年蘇州聯建科技公司和運恒五金公司員工的正己烷中毒做出回應。此前,蘋果公司一直采取回避策略。
2011年2月15日,蘋果公司公布了2010年供應商責任進展報告,首次做出回應,承認137名中國供應商員工因工作環境致病。
上下游產品上游原料:石油醚下游產品:噠螨靈、聚環氧乙烷、辣椒紅色素、高Density聚乙烯鈦基氯化鎂載體催化劑、催化劑DQ、催化劑N、穩定劑YH-1098